這篇文章記錄的是一段簡單的小故事,也是一份對「被喜歡」這件事的感動。
縫紉十年,熱情一直都在
算一算,我大概已經縫紉了十年左右了。雖然只是興趣,但這份熱情從沒消退。有時候我也會想,會不會有一天可以把這個興趣轉成收入?不過,聽過太多前輩說:「當你把興趣變成工作,就會開始感到疲倦與壓力。」
所以一直以來,我都沒嘗試過所謂「量產」的感覺。
有一天,弟弟的便當袋被注意到了
有一次,弟弟的便當袋髒了,我就讓他帶了我自己做的便當袋去學校。沒想到當天下午,老師傳訊息來問:「弟弟的便當袋是哪裡買的?我們幾個老師都好喜歡,想要團購。」
我回覆說是自己做的,老師聽了非常驚訝,還跟我小聊了一下。那份肯定與欣賞,對我來說,是很真實的鼓勵,也讓我感到一點小小的感動。
決定做幾個送給老師們
因為平時就和老師們感情很好,我決定做幾個一樣的便當袋送給他們,當作一點心意,也讓辛苦的老師們收到個小小禮物。對我來說,也是一個機會,試試看「大量製作」的感覺。
我利用假日的空檔慢慢動工,一個一個縫起來。原本以為會覺得煩,沒想到完全沒有,反而越做越期待每次的進度,也更期待自己完成的那一天。
那些開心的表情讓我覺得很值得
當我把包包送給老師們,看見他們開心的反應,我真的覺得很值得。老師還笑著說:「媽媽妳創業好了,我一定是第一個客人!」
我也只是笑笑,心裡其實很開心。雖然我沒有打算創業,但這個過程,讓我重新體會到縫紉的快樂,也讓我知道,原來自己做出來的東西,是有可能被喜歡、被需要的。
不創業,也能感受到作品的價值
這次的經驗讓我更確定:即使沒有要創業,這份縫紉的熱情還是值得被保留。當有人因為你的手作而感到開心,那份回饋就已經是一種成就。
如果你也在縫紉、手作的路上走著,或許你也曾經懷疑過自己做的東西有沒有人喜歡。希望這段故事能讓你知道,有時候只是一個便當袋,就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鼓勵與能量。
備註